孢子丝菌病简介

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及其卢里变种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黏膜和局部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偶可播散至全身。

病因和发病机制

孢子丝菌一般生存在土壤和植物上,人的皮肤接触带菌植物或土壤后可引起感染。孢子偶可经呼吸道侵入肺部或血行播散至内脏及骨骼。

临床表现


孢子丝菌病遍布世界,我国南方多见,在黑龙江、吉林省的沼泽和芦苇生长区有小范围流行,孢子丝菌病多累及矿工和造纸工人。

孢子丝菌病临床可分为四型:

局限性皮肤型

局限性皮肤型亦称固定型。好发于面、颈、躯干和手背,常局限于初发部位。皮损可表现为丘疹、脓疱、疣状结节、浸润性斑块、溃疡、肉芽肿或坏疽性。

皮肤淋巴管型

皮肤淋巴管型较常见。原发皮损常在四肢远端,孢子由外伤处植入,经数日或数月后局部出现一皮下结节,进而表面皮肤呈紫红色,中心坏死形成溃疡,有稀薄脓液并覆盖厚痂(孢子丝菌性初疮),数天至数周后,沿淋巴管向心性出现新的结节,排列成串,可延伸至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但引起淋巴结炎者甚少。旧皮损愈合的同时新皮损不断出现,病程可延续数月至数年。

皮肤播散型 

皮肤播散型可继发于皮肤淋巴管型或由自身接种所致,于远隔部位出现多发性实质性皮下结节,继而软化形成脓肿,日久可溃破,皮损也可表现为多形性。

皮肤外型 

皮肤外型又称内脏型或系统性孢子丝菌病,多累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由血行播散引起。吸入孢子可发生肺孢子丝菌病,还可侵犯骨骼、眼、中枢神经系统、心、肝、脾、胰、肾、睾丸及甲状腺等器官。

组织病理学检查


孢子丝菌病早期病变表现为真皮非特异性肉芽肿;成熟皮损中央为化脓区,周围由组织细胞、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组成的结核样结构,外层为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PAS染色可见圆形、雪茄形孢子和星状体。

实验室检查


孢子丝菌病病灶组织液、脓液或坏死组织涂片,革兰染色或PAS染色,高倍镜下可见染色阳性的圆形、卵圆形或雪茄形孢子;培养初为乳白色酵母样,以后成为咖啡色至黑色丝状菌落。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孢子丝菌病可明确诊断。

孢子丝菌病需与皮肤结核、着色芽生菌病、梅毒树胶肿、脓皮病及皮肤肿瘤等进行鉴别。

预防和治疗


在流行区内应对污染的腐物、杂草焚烧清除,尽量消除传染源。从事造纸、农牧业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切断传染途径。一旦发生皮肤外伤,要及时处理,以免感染。

孢子丝菌病的治疗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内用药物

碘化钾是治疗孢子丝菌病的首选药,开始10%碘化钾溶液30ml/d,分3次口服,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增加至60-90ml/d,儿童用量酌减,疗程一般为2-3个月,皮损消退后需继续服药3-4周以防复发。

碘过敏者可用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药物口服,病情严重者可用两性霉素B静滴。

外用疗法

局部温热疗法可控制组织内真菌生长,温度应达40℃-45℃左右,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部分患者可在1-4个月内治愈。

参考文献: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斑秃治疗指南2012版

新英格兰NEJM:慢性肾病引的甲改变

疥疮治疗指南

颈部皮下结节或肿块是否恶性肿瘤的判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