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小科普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又称脂溢性湿疹,系发生于头面及胸背等皮脂溢出较多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脂溢性皮炎病因尚未清楚。研究发现与马拉色菌等的定植与感染有关。在遗传性皮脂溢出素质的基础上,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的寄生与繁殖可水解皮脂中的甘油三脂,产生的游离脂肪酸进一步刺激皮肤产生炎症反应。

精神、饮食、维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脂溢性皮炎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表现


脂溢性皮炎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以头、面、胸及背部等处多见。

脂溢性皮炎皮损初起为毛囊性丘疹,渐扩大融合成暗红或黄红色斑,被覆油腻鳞屑或痂,可出现渗出、结痂和糜烂并呈湿疹样表现。

脂溢性皮炎严重者皮损泛发全身,皮肤呈弥漫性潮红和显着脱屑,称为脂溢性红皮病。

脂溢性皮炎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本病慢性经过,可反复发作。

头皮损害主要有两种类型

①鳞屑型:常呈红斑或红色毛囊丘疹并有小片糠秕状脱屑,头发干燥、细软、稀疏或脱落;

②结痂型:多见于肥胖者,头皮厚积片状、粘着油腻性黄色或棕色痂,痂下炎症明显,间有糜烂、渗出。

脂溢性皮炎颜面受累时常与痤疮伴发;耳部受累者可累及耳后皱襞、耳廓和外耳道,常伴有耳后皱襞处裂隙;躯干部皮损多为淡红色圆形、椭圆形斑片,境界清楚,毗邻者倾向融合形成环形、多环形或地图状等,表面覆有油腻性细碎鳞屑,有时表面可有轻度渗出;累及皱襞部(如乳房下、腋窝、外生殖器、大腿内侧、腹股沟等)者多累及肥胖中年人,皮损类似体癣,易继发念珠菌感染。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脂溢性皮炎典型临床特点,脂溢性皮炎不难诊断。

脂溢性皮炎需与头皮银屑病、玫瑰糠疹、湿疹及体癣鉴别。

头皮银屑病的损害为表面覆着银白色云母样鳞屑红色的丘疹、斑块,Auspitz征阳性。

玫瑰糠疹常先有母斑,后出继发疹,皮损长轴与皮纹一致,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糠状鳞屑,好发于躯干与四肢近端。

湿疹的皮损呈多形性,对称分布,表面常渗出,无油腻性鳞屑和痂皮,境界不清,瘙痒剧烈。体癣的皮损数目少,边界清楚,直接镜检可见真菌菌丝。

治疗


一般治疗

生活规律,睡眠充足,调节饮食,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各种机械性刺激,少用热水、碱性大的肥皂洗浴。

外用药物治疗

脂溢性皮炎外用药物治疗原则为去脂、消炎、杀菌、止痒,常用的药物有为含抗真菌药的混合制剂(如复方咪康唑霜、复方益康唑霜);有少量渗出、糜烂部位可用1%雷凡诺尔锌氧油、氧化锌油或糊剂、1%金霉素或0.2%呋喃西林软膏,头部皮损可用含酮康唑的香波洗头,每周2次。

内用药物治疗

脂溢性皮炎瘙痒剧烈时可予以止痒镇静剂;口服维生素B6、B2及复合维生素B,另可适当补充锌剂;有真菌感染或泛发性损害也可加选抗真菌药伊曲康唑 0.1g/d,连服2-3周;有细菌感染时用四环素或红霉素0.25g,每日3-4次;范围较大、炎症明显甚至有红皮病倾向且无禁忌征时可短期小量使用泼尼松每晨顿服 15mg,并可短期加用雷公藤多甙20mg,每日3次。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斑秃治疗指南2012版

新英格兰NEJM:慢性肾病引的甲改变

疥疮治疗指南

颈部皮下结节或肿块是否恶性肿瘤的判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