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小科普

皮肤科医生教您黄褐斑科普知识。黄褐斑(chloasma,melasma)为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对称性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多种原因可致黄褐斑,如紫外线照射、化妆品、妊娠、内分泌紊乱、口服避孕药、过度疲劳、种族及遗传等。

妊娠期雌孕激素作用使色素生成增加,出现的黄褐斑的称为妊娠斑,分娩后该色素斑可消失。

黄褐斑在一些慢性疾病特别是妇科疾病如月经失调、痛经、子宫附件炎、不孕症等以及肝脏病、慢性酒精中毒、甲亢、结核病、内脏肿痛的患者中也常发生。此外,药物如氯丙嗪、苯妥英钠及口服避孕药等也可诱发黄褐斑。

临床表现


黄褐斑好发于青中年女性,男性也可发生。

黄褐斑皮损常对称分布于颜面颧部及颊部而呈蝴蝶形,亦可累及前额、鼻、口周或颊部。皮损为大小不一、边缘清楚的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受紫外线照晒后颜色加深。

黄褐斑常在春夏季加重,秋冬季则减轻。黄褐斑无自觉症状。病程不定,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组织病理学检查


黄褐斑损害处基层中黑素形成活跃,黑素增加,但无黑素细胞的增殖。真皮上部可见游离的黑素颗粒或被嗜黑素细胞所吞噬,无炎症浸润。

诊断和鉴别诊断


黄褐斑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黄褐斑需与色素性化妆品皮炎、颧部褐青色痣、黑变病、雀斑及光化性扁平苔藓等面部色素性皮肤病进行鉴别。

色素性化妆品皮炎与用化妆品有关。黑变病的皮损为青灰色,可呈网状,耳前、颞部、额部好发,颈部、躯干部也可有类似改变,病理检查有基底层液化、色素失禁、真皮部较多嗜黑素细胞。雀斑为发病早,有家族史,皮损为斑点状,散在分布,不融合。

治疗


黄褐斑治疗首先应寻找病因,并作相应处理。避免日光照射,在春夏季节外出时应在面部外用遮光剂如5%二氧化钛霜。

1. 外用药物治疗

脱色剂如2%-5%氢醌霜(避光保存)、4%曲酸、15%-20%壬二酸霜等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色素的产生。

0.025%-0.1%维A酸能够影响黑素的代谢,外用治疗亦有一定的疗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霜通过抑制和清除氧自由基可减少黑素生成。

用果酸进行化学剥脱并加用脱色剂可取得良好效果。

倒膜治疗能改善面部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药物更有效地透入皮肤,促进药物吸收,加速色斑的消退。

2. 内用药物治疗

口服维生素C 、维生素E。严重者可用大剂量维生素C 1-3g/d静脉注射。还可用中药六味地黄丸、消遥散或桃红四物汤等加减。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皮肤病诊断和监测的人工智能最新进展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斑秃治疗指南2012版

疥疮治疗指南

耳朵瘙痒可能因耳饰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