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感染性炎症性皮肤病的免疫反应模式
皮肤病学的疾病分类一直基于临床以及病理学特点。这种分类很复杂,有时甚至会产生误导。不同淋巴细胞亚群如何协调炎症反应,以及这些淋巴细胞如何与皮肤细胞相互作用并不清楚。 皮肤病学根据临床表型和组织学特点有 100 多种不同的非传染性炎症性皮肤病(Non‐communicable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s,ncISD)。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是重要的 ncISD 。由于其影响和复杂性,ncISD 是现代医学的重大挑战。随着分子和信号通路的研究,相关的治疗也应用于临床。 根据淋巴细胞免疫学和分子遗传学,结合临床和组织学表型,皮肤免疫反应模式可以分成六种。 I型免疫细胞导致的免疫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死亡为特征的苔藓样模式; II 型免疫细胞引起表皮屏障受损、感染和嗜酸性粒细胞受损的湿疹模式以及上皮完整性丧失的大疱模式的基础; Th17 细胞和 ILC3 介导以棘皮症、高代谢活性和中性粒细胞为特征的银屑病模式; 调节性 T 细胞的平衡失调会导致细胞稀疏和真皮增厚的纤维化模式 或导致肉芽肿形成的肉芽肿模式。 本文简要介绍上述 ncISD 的六种免疫反应模式,并介绍了针对关键淋巴细胞介质的治疗策略。 炎症性皮肤病的免疫学观点 非传染性炎症性皮肤病 (ncISD) 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个人健康均可造成严重的影响。ncISD 发病机制复杂,有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可出现上皮功能受损和免疫改变。随着研究的进展,产生了很多的的特异性治疗方法。 为了了解免疫疗法的最新进展,需要根据其免疫反应模式对 ncISD 进行分类(图1 、表1和2 )。 图1:淋巴细胞亚群在皮肤的多种反应模式 图1. 在特定的微环境刺激下,幼稚前体细胞中分化出多种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亚群有不同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引起六种不同的皮肤反应模式。每种反应模式的代表性组织学和临床图片。 看不到图片点这里 表 1. ncISD 免疫反应模式的标志 分型 1 2a 2b 3 4a 4b 苔藓样 湿疹 大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