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芽生菌病简介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是由一组暗色真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感染。

病因和发病机制


着色芽生菌病主要病原菌是裴氏着色霉(F.pedrosoi)、紧密着色霉(F.compacta)、疣状瓶霉(Phialophora verrucosa)和卡氏枝孢霉(Cladosporium carrionii)。这些真菌生存于泥土和腐烂的植物上,主要通过孢子从皮肤破损处植入后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


着色芽生菌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但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率高。我国以山东省和河南省患者较多。着色芽生菌病常见于户外活动的人群和赤足者,以农业、林业劳动者为主,近年来有器官移植后继发本病的报道。

着色芽生菌病可累及各年龄组,以中青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着色芽生菌病皮损好发于四肢远端及暴露部位,尤以足、小腿和手臂多见,亦有发生于面、耳、胸、肩、臀部者。

皮损初起为真菌侵入处的单个炎性丘疹,逐渐扩大并形成暗红色结节或斑块,表面呈疣状、菜花状或覆盖污褐色痂,痂上有散在的针帽大小黑褐色小点,痂下常有脓液溢出,揭开痂后可见颗粒状或乳头状肉芽,肉芽之间常有脓栓,在斑块或结节周围呈暗红色炎性浸润带。

着色芽生菌病自觉轻度或无瘙痒,继发细菌感染或溃疡时有疼痛。病程进展缓慢,可发展成疣状皮肤结核样、梅毒树胶肿样、银屑病样、足菌肿或橡皮肿样皮损。病变偶可侵及黏膜。甲周损害可波及甲板,表现为甲板变厚、浑浊或明显嵴状隆起,甲下鳞屑堆积。

着色芽生菌病晚期可沿周围淋巴管播散,出现卫星状皮损,亦可经血行播散引起泛发性皮损。偶有在慢性溃疡基础上发生鳞状细胞癌者。一般不侵及肌肉和骨胳,但可因关节部位皮损产生的瘢痕挛缩造成关节强直畸型、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继发损害。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外伤部位发生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或疣状皮损,结合直接镜检查到单个或成群的棕黄色硬壳细胞着色芽生菌病可诊断,真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

着色芽生菌病早期应与固定型孢子丝菌病和皮肤结核等进行鉴别。

预防和治疗


着色芽生菌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者易治愈,病变范围较大并形成肥厚瘢痕者则治疗困难。

1. 局部治疗:小面积皮损可用直接切除、CO2激光、电灼、电凝固、冷冻等方法,较大面积皮损切除后需植皮,但应防止术中污染而引起播散。

2. 外用药物:外用含渗透剂的抗真菌药物有效,也可病灶内注射两性霉素B 1-3mg/ml,每周1-2次。

3. 内用药物: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药物多有良效,但对皮损广泛且有肥厚瘢痕生成者欠佳,用药时间需延长,一般为半年到一年,应注意临床监测,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什么样的HIV感染者才符合国家免费抗HIV治疗

颈部皮下结节或肿块是否恶性肿瘤的判断方法

Ustekinumab有望用于治疗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

疥疮治疗指南

儿童户外活动注意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