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疹小科普

痒疹(prurigo)是一组以风团样丘疹、结节、奇痒为特征的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痒疹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痒疹与超敏反应有关,也可能与神经精神因素、遗传过敏体质有关,其他因素如虫咬、食物或药物过敏、病灶感染、胃肠道功能紊乱及内分泌障碍等也常有影响。

临床表现

急性痒疹
急性痒疹即丘疹性荨麻疹(papular urticaria),可能与昆虫叮咬、肠道寄生虫及某些食物有关。患者常具有过敏性体质,多累及儿童及青少年,易于春秋季发病。好发于腰背、腹、臀、小腿等部。皮损为红色风团样丘疹,直径1~2cm,呈纺锤形或圆形,中央常有丘疱疹、水疱或大疱,多群集但较少融合。

自觉瘙痒,反复搔抓可继发感染。一般发疹1周后逐渐消退,病因未去除可反复发生。
慢性痒疹
慢性痒疹可以分为3种

成人痒疹(prurigo adultorm)

成人痒疹多见于中青年,以女性多见。好发于躯干及四肢伸侧,有时可累及头皮、面部。基本皮损为小米至绿豆大小、淡红色或肤色的多发性坚实丘疹。

成人痒疹瘙痒剧烈,搔抓后出现风团样斑块及丘疱疹,间有小水疱及结痂,反复发疹及搔抓引起皮肤增厚粗糙,有时可出现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病程慢性迁延。

小儿痒疹(prurigo infantilis)

小儿痒疹又称Hebra痒疹或早发性痒疹,多发于3岁以前的儿童,特别是1岁左右者,好发于四肢伸侧。

小儿痒疹基本皮损为绿豆大小风团样丘疹,继而转变为肤色质硬丘疹。瘙痒剧烈,搔抓后皮肤常有抓伤、血痂,久之可出现皮肤苔藓样、变湿疹样变、化脓感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病程慢性迁延。

结节性痒疹(prurigo nodularis)

结节性痒疹好发于四肢,尤以小腿伸面多见。皮损初起为水肿性红色坚实丘疹,迅即呈黄豆或更大的半球状结节,继之顶部角化明显呈疣状增生,表面粗糙,转成暗褐色,常散在分布,数个到上百个,或偶见密集成群。

结节性痒疹自觉剧烈瘙痒,系阵发性,常难以忍受,但一般仅限于结节。可自行消退并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也可因搔抓致结节顶部出现血痂、抓痕和苔藓样变。
症状性痒疹
症状性痒疹常发生于妊娠妇女(妊娠性痒疹)或肿瘤(如淋巴瘤或白血病)患者,可能与体内代谢产物或自身变应性因素有关。

妊娠性痒疹的发生率约2%,多累及妊娠两次以上的妇女,一般产后3-4周自行消失。好发于躯干上部及四肢近端。基本皮损为剧痒的风团样丘疹,有时为丘疱疹,搔抓后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等改变。

诊断和鉴别诊断

首先根据皮损特征及剧烈瘙痒诊断为痒疹,再根据病史、年龄、病程及伴发疾病等情况区分各种类型。

急性痒疹应与荨麻疹、水痘进行鉴别;成人痒疹应与特应性皮炎、慢性湿疹、疥疮等进行鉴别;结节性痒疹应与寻常疣、疣状扁平苔藓、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等进行鉴别。

预防和治疗

去除各种致病因素(如虫咬、局部刺激、相关疾病等)。

外用药物治疗

以止痒、消炎为主,也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角质剥脱剂,封包可增强疗效,结节性皮损可用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

内用药物治疗

可口服抗组胺药或普鲁卡因静脉封闭,有神经精神因素的患者可适当应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广泛的结节性皮损和瘙痒难以忍受者可短期系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30-40mg/d口服);UVB光疗或PUVA疗法对顽固性皮损常有效。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斑秃治疗指南2012版

新英格兰NEJM:慢性肾病引的甲改变

Stevens Johnson综合征,TEN和SSSS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颈部皮下结节或肿块是否恶性肿瘤的判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