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的治疗进展
腋臭是由位于腋窝的大汗腺排泄的不饱和支链脂肪酸被腋窝皮肤的细菌代谢产生独特的气味。腋臭患者通常腋窝汗腺组织数量和体积增加。扩大的腺腔含有更多的分泌细胞,导致汗液分泌增加。据调查,中国人腋臭患病率为 6%,白种人的患病率高达 90%,非洲人后裔的患病率高达 99.5%。 腋臭的治疗有很多,如局部药物、注射疗法、光疗和其他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 腋臭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 腋窝含有大量的大汗腺,这些腺体最初分泌的汗液是无菌的。然而,与产气荚膜梭菌等微生物相互作用后,汗液中的有机成分会分解,产生短链脂肪酸和氨,从而产生腋臭独特的气味。此外,研究发现 ABCC11 ( MRP8 ) 基因在腋臭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ABCC11 在定位和表达于汗腺,亚洲人中流行的一种常见的 538G-A 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导致腋臭发病率很低。 目前治疗腋臭的方法主要是去除大汗腺、抑制汗液分泌和抑制细菌生长。这些治疗方法大致可分为非手术干预和手术干预。 原发性腋臭的特征是由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引起的出汗过多引起。但是有些人由于身体疾病而出汗增多,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内分泌失调、精神疾病和更年期激素失调等,这种情况被称为继发性腋臭。 腋臭的诊断标准一般分为 0 级、1 级、2 级、3 级等(表 1)。 表 1 :腋臭的分级 0 级 汗液过多,无异味 1 级 剧烈运动后产生异味,可自己闻到 2 级 日常活动后出现异味,近距离可闻到 3 级 无活动时可出现异味,远距离可闻到 对于出现轻度腋臭(0 级和 1 级)的患者,鉴于其成本效益和疗效,药物或注射疗法是可行的选择。中度腋臭(2 级),建议进行激光治疗或手术干预。重度腋臭(3 级),建议手术治疗。 腋臭的非手术治疗 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经济方便,无明显不适,发生并发症和副作用的风险更低,患者的接受度高。主要适用于出汗过多或有轻微气味的患者,但局部外用药物不能治愈腋臭,且对中度至重度腋臭无效。 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皮肤刺激和其他问题。表 2 概述了当前药物治疗腋臭的机制。 表...